2016 個人回顧
年終,好像流行要做個總回顧,再對來年許願。
2016 年,大體上是個華麗的冒險。某些承諾的確做了一部分,但還沒練到夠得心應手的程度。
原本我只悄悄的在 facebook 上面,寫了一段簡短的回顧。畢竟,還沒練到神乎其技的境界,好像不方便說得太多。
不過,禁不起好事者的推坑,我還是針對 2016 年對我影響最大的書籍及課程,稍做個總回顧吧。
◉ 補血課程
常看我文章的,大概都知道,2015~2016 年,我上了一堆 J&B 開的補血課程及講座:
- 大人學講座 03 : 尋找天賦與熱情的系統化做法
- 大人學講座 12:別總是直球對決:人生難題的系統思考法 (心得)
- A101 職場大人學:職場人際關係與優勢策略 (心得 Part 1 & Part 2)
- 101 專案管理啟蒙特訓班
- 102 流程設計與跨部門溝通 (心得)
- 106 動態排程基礎
想體會什麼是腦洞大開嗎?給自己一個冒險的機會吧!
◉ 書籍:TOC 系列
如我在〈改變的框架〉預告的,我的 2016 重要課題是「左腦高德拉特,右腦薩提爾」。
對於高德拉特本人寫的五本小說及一本父女對話錄,我採取的策略是:一邊準備演講,一邊以主題式閱讀手法,從六本書中挖掘相關內容。結果,演講搞定了,書也徹底讀完 N 輪了。
摸蛤仔兼洗褲。
六本書分別是:
相關演講分別是:
- 有了 Agile,為什麼還要有 DevOps? (@ Agile Meetup Taipei 2016 五月聚會)
- 從限制理論看 DevOps (@ DevOps Summit 2016 & DevOps Taiwan Meetup #2)
- Monitoring 改造計畫:流程觀點 (@ DevOps Summit 2016)
- Docker 導入:障礙與對策 (@ Container Summit 2016)
- 瓶頸處理九原則 (@ Agile Tour Hsinchu 2016)
但也有幾本非常硬的 TOC 書,是我在 2016 年還沒能夠吸收到某個程度的。
其一,是號稱 TOC 知識體系的《瓶頸理論手冊》。我屢次引述高德拉特之女 Efrat Goldratt-Ashlag 的「抵制變革層次」,就是出自此書:
其二,就是我在〈導入的參考順序〉文中提到的,以 TOC「應用專題」角度撰寫的兩本高密度書籍:
至於下面這幾本,何時開始認真閱讀,可能就得看緣分了:
◉ 書籍:薩提爾系列
與薩提爾模式結緣,算是從陳茂雄的《激發員工潛力的薩提爾模式》開始。後來才發現,薩提爾模式,簡直就是人本大寶庫。只用在職場上,可說大材小用。
薩提爾模式,有許多幽微之處,其實真的應該去上體驗課,體會才更深刻。
在上課之前,姑且先 K 幾本理論書及案例,暖暖身:
即使對薩提爾這一派不感興趣,我也強力推薦至少讀一讀《愛與自由》。
難得有一本,讀了會流淚,也會激發勇氣的自傳。
◉ 書籍:引導系列
偶然間,從一些演講及 workshop 活動中發現,善用引導技能,甚至遊戲技能,真的很重要。
尤其是敏捷開發所追求的「自組織團隊」境界,不是一蹴可幾的,更要在心理安全感、組織信任感的氛圍中,細緻地、有計畫地培育:
因此,在演講授課或帶領團隊時,我總是盡量找白老鼠練功找機會運用。
2016 年,個人用得比較上手的幾個手法:ORID、Lean Change Canvas、讀書會、Delegation Poker、Temperature Reading、樂高積木。參考了相關書籍,努力揣摩,但還是臨陣磨槍的成份居多。未來的一年,還需要更多練習與內化:
◉ 書籍:歷史
剛日讀經,柔日讀史。
可惜,今年我的史書讀得太少了(雖然有看羅胖的節目,幫忙補充一些見識),也過於實用取向。這也是未來這一年要改進的。
◉ 2017 許願
2017 年,希望自己能做到:
就醬。